台中花博从去年11月3日开幕至今,已经突破600万人次参观,而展期也只剩下最后的10天,台中市政府也特别点出此次花博的12个亮点,还没到台中花博参观的民众,把握最后机会
一、后里森林园区「发现馆」
使用绿色建材再生塑化砖为建材,呈现镂空视觉、空气可流通的明亮空间,并与现有老树融为一体,游客可历经从海拔0的出海口至3886公尺雪山山顶的大甲溪生态之旅,感受到出海口的温暖湿意及雪霸山林的冷冽氛围,彷彿亲临其境。
二、后里森林园区「原生祕境」
以台中原乡泰雅族的射日传说为起源,传递人与大自然共生共好理念,规划融合水陆生植物的「Palakaw阿美族马太鞍部落传统鱼生态池」,并设置「Uhtan’e ho mimimiyo部落森林漫游探访区」,重现原住民族精彩的原乡文化。
三、后里马场园区的「花舞馆」
由两栋圆形建筑结合镶嵌构成一个8字迴圈形,并巧妙区分为大小两个圆形展览空间,小圆「兰花馆」本身是温室建筑,规划为长期兰花展,诉说台湾兰花产业的发展史;大圆「竞赛馆」打造花艺殿堂,举办各档期不同主题的花艺竞赛,邀请国内外花艺大师,展现高超花艺技巧与国产花卉之美。
四、外埔园区「乐农馆」
「乐农馆」以稻米、水果、蕈菇、茶叶等4种台湾重要作物为主轴,呈现台湾农业故事。
五、外埔园区「智农馆」
邀请到「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」参展,提供超过1000种珍稀植物,打造「植物方舟」,也展示台湾濒临灭绝的原生植物、科技运用于农业的方法等,是相当有人气的打卡点。
六、丰原葫芦墩展区「琉璃花园」
打造全台第一座琉璃花园,以「幸福花嫁」为主题,策划专为新人打造的浪漫花嫁廊道;其中,「绮想童话区」以爱情及亲情为发想,运用不同花卉混色,设计从深到浅的渐层新娘头纱,是国内首次利用花种配植呈现的装置艺术。
七、丰原葫芦墩展区「游艺花源」
结合4处现地水域景观和地景艺术,以亲子家庭族群为目标,打造如同「大地调色盘」般的梦幻场域。
八、后里森林园区「聆听花开的声音」
15公尺高的巨型智慧互动装置艺术「聆听花开的声音」,由697个仿生花开装置组成,与灯光、声音如呼吸般连动,且白天、晚上有不同光影变化,展现群花开合的生命姿态。
九、丰原葫芦墩公园「竹迹馆」
高10公尺,是全台最大竹建筑,它以竹子打造中央山脉的意象,曾入围有建筑奥斯卡之称的「WAF世界建筑奖」。
十、后里森林园区「友达微美馆」
打造全台最大556吋电视墙,以花粉显微影像为创作素材,呈现缤纷多姿的动态影像,一窥植物的生命旅程,为花博人气的打卡景点。
十一、后里森林园区「森隆活虎馆」
由全台募集4万多公斤回收瓦楞纸製成2500根回收纸管,打造全球首座回收纸装置艺术馆「森隆活虎馆」,以石虎外型曲线为设计概念,展现坐卧于森林中摇曳生姿的石虎姿态,是森林园区的惊奇亮点。
十二、后里森林园区「四口之家」
是台湾首座採用农业副产品稻秆做为墙壁填充层的永续建筑,以循环再生工法打造,已获得包括2018年伦敦设计奖、纽约设计奖、美国建筑大师奖及2019年德国iF设计奖等国际肯定,可说是另类的「台湾之光」。
花博后里森林园区,聆听花开的声音巨型装置。 图:台中市政府/提供 外埔园区必逛景点是「乐农馆」与「智农馆」。 图:台中市政府/提供 丰原葫芦墩展区「琉璃花园」。 图:台中市政府/提供 花博丰原园区的竹迹馆。 图:台中市政府/提供 花博后里森林园区的友达微美馆。 图:台中市政府/提供